提問:仁波切您好,我有個困惑,我發現自己容易生嫉妒
提問:仁波切您好,我有個困惑,我發現自己容易生嫉妒

提問:仁波切您好,我有個困惑,我發現自己容易生嫉妒

提問:仁波切,您好!我有個困惑,希望得到您的幫助。我離自己的師父很遠,平日看書學習,好像覺得自己很好,沒有什麼煩惱。偶爾去到師父面前,卻發現自己容易生嫉妒。對於師父給其他弟子任何的財物,我都不會嫉妒,唯一嫉妒的是我向師父求傳法,師父不給我講,但是對於有些弟子會按照他的要求給他傳法,這時候我會生起嫉妒。每次嫉妒的時候都很自責,但無法完全改正,總是一再的犯錯,還會讓師父生出憤怒像,所以,會很擔心自己這樣造惡,下一世沒有師父收我為徒怎麼辦,我該如何改變自己的心態?

 

回答:首先,要知道我們求法的目的是什麼?求法求的是能對治煩惱的法,假如你為了求法而產生嫉妒這樣的煩惱,這不是前後矛盾的一個行為嗎?求到的法本該是用來對治嫉妒、貪心等煩惱的方法,你因為某某法師不給你傳法而心生嫉妒,這樣的嫉妒心不應該有,這是一方面;另一方面,雖然你看到法師給別人傳法,或者是對你不傳法,你就產生嫉妒心,這樣的嫉妒心能改變那樣的事實嗎?能改變你不願意看到的那個狀況嗎?不能。所以這樣的嫉妒心沒有作用,在對改變你不願意看到的那件事上沒有任何好處,沒有任何的幫助,恰恰相反;因為產生嫉妒,對你自己來說,還會有很大的傷害。當產生嫉妒心的時候,我們的心就不安寧、有痛苦的感覺、不快樂的感覺,它會消滅之前所造的那些善業。嫉妒心、嗔恨心、貪心等等的這些煩惱越強的時候,我們的慈心、悲心、忍辱,或者是能容得下一切的這樣廣闊的心就會越來越減少,所以,嫉妒心只有害處,沒有任何好處,它改變不了事實,所以應該放下嫉妒心,這對自己最好,也對他人是最好的。

 

某某法師不給你傳佛法,而你想要從他那裡獲得,你只需自己去找,怎樣做才能讓師父給你傳法的方法,你去找這個方式方法就可以了,如果找不到這樣方法,那就放下,去聽能找到的那些法。現在網路發達,很多設備提供這個便利,可以找到很多資料,比如說法王達賴喇嘛的講法。只要是如法的那些上師法師的講法,你都可以聽,可以學習。你還可以閱讀宗大師的《廣論》,有些內容也許你當下看不懂,做個標記,發給我或者是發給別的法師提問題就可以了。我特別要求跟我有聯繫的那些學佛法的人必須看《入行論》的第六品和第八品,以及《廣論》中講慈悲心、自他相換菩提心、修忍辱、精進的內容,假如自己想進一步學習佛法的話,那就必須看《廣論》的智慧品毗缽舍那的內容,希望你按照我上面說的那樣去做,暫時這樣就夠了。

 

仰丁仁波切以中文講授